当前位置: 主页 > 综艺 > 短视频时代,长剧集何以突围营销困境

短视频时代,长剧集何以突围营销困境

发布: 2025-07-11 16:41:07来源: 剧透宝

 当下,长剧集正面临营销困境。近日有专家指出,类似《黄雀》《驻站》《无尽的尽头》等精品长剧集虽然制作精良、口碑上乘,却难以出圈、成为点击量和话题度高的爆款。究其原因,是由于这些长剧集目前主要依靠短视频营销。而短视频平台具有短平快的传播特性,与强调内容完整性与艺术性的长剧集格格不入。

  一方面,长剧集与短视频在内容体系上存在较大差异。前者注重叙事结构与文化内涵,后者则偏向娱乐化与情绪化。短视频平台倚重完播率、点赞量等即时互动数据。这类标准能较为准确地反映用户在碎片化消费场景下观看短视频的瞬时行为,却难以有效记录观众在观看长剧集相关内容时的交互特征。算法在对长剧集的相关内容进行数据标注时,容易将其中承载的绵长叙事、丰厚内涵与复杂情感简化、扁平化,造成审美价值与思想价值被低估。另一方面,短视频平台以“注意力经济”为核心逻辑,以用户停留时长为考核指标。这种机制适配短视频即时满足的特性,却与长剧集依赖的沉浸式叙事形成冲突。长剧集的相关内容在释放内涵方面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难以在算法考核的维度中占据优势。在有限的流量池内,算法的“个性化推荐”会将更多流量分配给符合其评估标准的短视频,长剧集的相关内容往往只能获得初始流量池的较小份额,若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爆发式互动,便会迅速陷入流量边缘化的困境。这就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

  此外,短视频平台算法模型的隐性偏见也是长剧集内容难以出圈的重要原因。当前算法模型对优质内容的判断标准深度锚定短视频的特征。而长剧集所强调的叙事连贯性、人物塑造深度、主题表达厚度等特质,在算法的量化评估体系中缺乏对应的权重指标。算法难以识别长剧集的相关内容所承载的内涵和底蕴,甚至可能将悠长的叙事节奏视为传播缺陷,导致长剧集的相关内容面临被技术逻辑过滤的风险。

  可见,长剧集在短视频平台的营销容易陷入数据识别偏差、流量分配劣势、价值评估错位等困境。要解决这些问题,需从技术适应、内容创新、社群裂变等环节着手进行改进。

  我们应该意识到,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当下影视作品营销的重要平台。为了让优质作品找到对的观众,长剧集应该在坚持艺术质量和思想内涵的基础上,适当做出调整,以适应这种碎片化的传播方式。为了在技术上适应短视频平台的算法逻辑,创作者可建立精细化标签矩阵,使长视频的相关内容被算法更精准地识别与匹配;以开放性结尾、叙事留白激发用户的探索欲与二次创作的热情,借助用户生成内容的传播效应,进一步提升长剧集的影响力;通过固定时间更新、悬念式预告等手段培养用户追更习惯,将算法转化为内容传播的赋能工具。长剧集创作在做出这些调整的同时,仍应以内容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在叙事设计上,可以突破线性结构束缚,探索多视角叙事、环形叙事等模式,以更强大的戏剧张力与更深邃的思想内涵吸引观众的目光;在人物塑造上,着力刻画具有复杂动机与成长弧光的角色,与观众构建更深层的情感联结,以超越碎片化内容的即时刺激;在视听表达上,通过镜头语言、光影调度与配乐设计,营造更独特的审美体验,凸显长剧集的艺术质感。同时,深耕垂直领域,聚焦特定文化题材,以稀缺的专业洞察与知识沉淀,打造具有长期价值的硬核内容。长剧集要在适应性改造与本体创新间寻求平衡,才能既保证其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又能在短视频平台获得更大传播力和关注度。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原标题:【短视频时代,长剧集何以突围营销困境
内容摘要:当下,长剧集正面临营销困境。近日有专家指出,类似《黄雀》《驻站》《无尽的尽头》等精品长剧集虽然制作精良、口碑上乘,却难以出圈、成为点击量和话题度高的爆款。究其原因,是由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zongyi/28549.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SS网站地图|sitesmp地图 |移动端sitesmp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5